福建高性能混凝土是用現代混凝土技術制備的混凝土,相關于普通混凝土而言,并非混凝土的一個種類,而是以廣義的動態的可持續開展為根本請求并合適工業化消費與施工的混凝土的組合。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種高強度、高韌性、低孔隙率的高強水泥基資料。
它的根本配制原理是:經過進步組分的細度與活性,不運用粗骨料,使資料內部的缺陷(孔隙與微裂痕)減到少,以取得高強度與高耐久性。
1)強度高
高抗壓強度能夠到達810Mpa,由于每個國度的工藝程度有較大差別,對UHPC低也請求抗壓到達150Mpa以上,抗剪力到達25Mpa以上,且高隔熱、高防水,質地細膩,根本能夠隔絕一切有害介質。
2)耐久性高
傳統混凝土不可防止本身具有很多的縫隙,在高溫或低溫、陰雨連綿或是艷陽高照的狀況下縫隙便會進一步放大運用壽命低,而高性能混凝本身根本沒有任何縫隙,即便受外力影響產生細微的縫隙,它還具有神奇的自愈才能。
高性能混凝土早多應用于橋梁建立,以此來減少構造的自重,提升構造的運用壽命和耐久性,運用壽命能夠到達100年以上。
3)工作性高
與傳統混凝土“粗、笨、厚、重”等特性不同,高性能混凝土依仗著本人強悍的物理特性,能夠將構造極度得輕量化,具有激烈的視覺美感。
密度大、外表光亮度高、質地細膩有溫潤如玉之感,普通混凝土在它面前完整是個糙漢子。
03.資料施工留意事項
1)攪拌
原資料應嚴厲依照施工配合比請求停止稱量,稱量允許偏向應契合下列規則(按重量計):膠凝資料(水泥、摻合料等)±1%;外加劑±1%;骨料±2%;拌合用水±1%。
應當采用臥軸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強迫攪拌機攪拌混凝土,采用電子計量系統計量原資料。攪拌時間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過3min。
2)運輸
應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堅持平均性及各項工作性能指標不發作明顯動搖。
對運輸設備采取保溫隔熱措施,避免部分混凝土溫度升高(夏季)或受凍(冬季),并采取恰當措施避免水分進入運輸容器或蒸發。
3)澆筑
a、混凝土入模前,應采用專用設備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含氣量、水膠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要拌合物性能契合設計或配合比請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澆筑。
b、混凝土澆筑時的自在傾落高度不得大于2m當大于2m時,應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用具輔助保送混凝土,混凝土不呈現分層離析現象。
c、混凝土的澆筑應采用分層連續推移的方式停止,間隙時間不得過90min,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
d、新澆混凝土與鄰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巖土介質間澆筑時的溫差不得大于15℃。
4)振搗
可采用插入式振動棒、附著式平板振搗器、外表平板振搗器等振搗設備振搗混凝土。振搗時應防止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
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宜采用垂直點振方式振搗。每點的振搗時間以外表泛漿或不冒大氣泡為準,普通不宜過30s,防止過振。
5)養護
混凝土早期養護特別重要,養護有兩個目的:一是發明使水泥得以充沛水化的條件,加速混凝土硬化;二是避免混凝土成型后因日曬、風吹、枯燥、冰冷等自然要素的影響而呈現出正常范圍的收縮、裂痕及毀壞等現象。
混凝土的規范養護條件為溫度(20±3)℃,相對濕度堅持90%以上,時間28d。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較快,普通3天到達設計強度的60%,7天到達設計強度的80%。
通常在混凝土澆注終了后采取以帶模養護為主,澆水養護為輔,使混凝土外表堅持潮濕。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